一、介绍

考试单管不考,在功放和反馈会涉及 BJT 都不需要小信号模型,因此不需要往深了复习

BJT,全称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即双极结型晶体管,BJT 有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三个电极,因此也称为半导体三极管。BJT 和 MOS 管并列,是两种最重要的晶体管之一。

BJT 由三个不同的掺杂区和两个 PN 结构成,可以分为 NPN 型和 PNP 型半导体,如下图。

在符号上,箭头的指向始终是从 P 型半导体到 N 型半导体,在 BE 之间。

二、结构

发射极的掺杂浓度远远大于另外两个区域,而集电极的区域大小远远大于发射极。基极区域大小很小,掺杂浓度也很低。因此 BJT 实际上是个很明显的非对称结构,如下图

三、工作原理

BJT 的核心要义就是「以其中两端的电压来控制通过第三端的电流」,通过 BJT 的电流由电子和空穴两种极性不同的载流子定向移动同时决定,这就是为什么称之为「Bipolar」(双极)。接下来以 NPN 型 BJT 为例,对其工作原理做具体分析。

如上图,BJT 的基本原理是让发射极发射极高浓度的载流子,让载流子通过基极,最后集电极接收。

1. 的作用

之间无电压,在 之间施加电压时,只有 结反偏,几乎没有电流,此时 图像类似于翻转的二极管特性曲线,如下图

加上 时,发射极将大量载流子电子射入基极,大部分电子在 电场作用下越过 PN 结被集电极接收,而少部分被基极接收。此时 增加,但是几乎不受 控制,因为此时的 靠的是发射极源源不断地“补充电子”。因此我们说,当 一定, 几乎不受 而变化,如下图

修改不同的 ,就可以使曲线上下平移。

2. 的作用

之间无电压,在 之间施加电压时, 结正偏,对于发射极,相当于是一个正向导通的二极管。根据二极管正向工作的特性我们可以得到

3. 放大工作状态

当 BJT 正常工作时,我们通常使 ,此时 结正偏, 结反偏

此时发射极将载流子电子射入基极,大部分电子在 电场作用下越过 PN 结被集电极接收,而少部分被基极接收。

4. 控制关系

上文提到,

根据 KCL,三端电流满足关系,而 又分为

共基极电流增益

集电极电流与发射极电流的比定义为共基极电流增益(common-base current gain),用 表示。根据定义有

由于很小,因此一般可以忽略,因此

共基极电流增益是 BJT 的自身固有属性,与几何尺寸和掺杂浓度有关,与外界电压无关。一般来说,

电流增益

定义电流增益(current gain)

由于

因此

定义

得到

因此,电流增益也被叫做共基极电流增益(common-base current gain)

只取决于三极管本身的几何形状和参杂浓度等而不受工作状态影响。通常

如何理解电流增益 ?注意到 ,因此 其实可以认为是衡量 两极的分配比例。又因为 只与三极管本身有关,因此我们说,BJT 中,基极和集电极的电流成严格的比例。

综上所述

利用上述三条对应关系,可以分别设计三种放大电路。分别是共发射极(common-emitter),共基极(common-base)和共集电极(common-collector)

为了使 BJT 能作为放大器使用,必须满足内外工作条件:

  • 内部工作条件:发射极掺杂浓度远大于基极,基极区域大小非常小
  • 外部工作条件:施加适当的电压,使得 结正偏, 结反偏,即处在线性放大区。

四、工作特性曲线

1. 曲线

固定 ,考察 的图像

  1. 时,此时相当于一个普通的二极管,开启电压约为
  2. 时, 段反偏,在 作用下,原来到基极的电子穿过 PN 结到达集电极。此时在相同的 下,越大, 越小

2. CE 输出特性曲线

固定 ,考察 的图像

的图像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工作状态

2.1 饱和区(Saturation)

首先 ,但 ,可以认为 CE 几乎等电位,导致 。这就导致中间电位高,两边电位低,对于 NPN 型三极管而言,此时两个 PN 结均正偏。

本来电子应该在正的 作用下绝大部分被集电极收集,但现在负的 使得集电极收集能力很差,大部分电子被卡在基极,由于基极大小很小,掺杂浓度也很低,导致电流一定不会太大。

正常的工作状态是 控制 ,但现在(此处不知道怎么描述)

此时如果让 增加,就可以使得 增大,迅速收集这些积压的电子,让 迅速增大

在此阶段, 受到 控制,当 增加时, 迅速增加。对于硅制成的三极管,此时一般

一般我们认为,如果 ,三极管就处于饱和区

2.2 放大区(Forward-active mode)

正偏, 反偏

由于 正偏,可以看作一个导通的二极管,两端电压差是恒定的。此时再增加 相当于全部加到 上了,在 本身为正时,从发射极进入基极的电子按照比例关系,很小一部分从基极出来,而绝大部分都去了集电极。此时 再怎么增大也无法让进入集电极的电子更多。

此时我们可以认为, 受到 控制,控制关系根据电流增益公式 来决定。从图像上看曲线几乎水平。

若要设计 BJT 放大电路,我们希望 BJT 工作在此状态。

非理想输出曲线

实际上的 BJT 在放大区工作时, 并非完全不变。如下图,曲线存在一定的倾斜

曲线的斜率倒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 为厄利电压(Early Voltage),即所有曲线在 y 轴负半轴的交点

2.3 截止区(Cut-off)

正常大小, 太小导致 没有打开,无法发射电子。自然 几乎为零

2.4 击穿区(Breakdown)

由于 间反向电压过大,的 PN 结被击穿,曲线呈现为二极管的导通状态

五、BJT 的重要参数

1. 电流增益

共发射极直流电流增益

共发射极直流电流增益(Common-emitter DC Current Gain)

共发射极交流电流增益

共发射极交流电流增益(Common-emitter AC Current Gain)

共基极直流电流增益

共基极直流电流增益(Common-base DC Current Gain)

共基极交流电流增益

共基极交流电流增益(Common-base AC Current Gain)

足够小时,

2. 反偏漏电流

反偏漏电流(Reverse-bias Leakage Current)

当发射极开路时,工作在共基极组态的集电极漏电流称为共基极漏电流(Common-base Leakage Current),用 表示,同理可以定义共发射极漏电流(Common-emitter Leakage Current),用 表示,两者满足关系

3. 击穿电压

击穿电压限制了直流偏置的取值范围

集电极-基极结击穿电压

在发射极开路的情况下,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结的击穿电压定义为集电极-基极结击穿电压(Collector-Base Junction Breakdown Voltage),用 来表示

集电极-发射极结击穿电压

在基极开路的情况下,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结的击穿电压定义为集电极-发射极结击穿电压(Collector-Emitter Junction Breakdown Voltage),用 来表示

基极-发射极结击穿电压

在集电极开路的情况下,集电极和基极之间的结的击穿电压定义为基极-发射极结击穿电压(Base-Emitter Junction Breakdown Voltage),用 来表示

六、BJT 的直流偏置

以最经典最常用的共发射极放大器为例,输入端为 端,输出端为 端。施加适当的直流偏置,使得 BJT 工作在线性放大区,此时根据 之间的控制关系,实现信号的放大

类似于在 MOS 管一章中提到的分析方法没我们需要首先考虑直流偏置对 BJT 的影响,即判断 BJT 的静态工作点(Q-point)。首先先将信号源置零,则电路图化简为下图

此时有关系

通常来说,be 间的压降 都是固定的,硅半导体为 ,锗半导体为

负载曲线

对于输入端,根据关系

则在 曲线中可以做出一条负载曲线,负载曲线与工作曲线的交点即为 BJT 此时输入的静态工作点(Q-Point)

对于输出端,也有关系

同样可以得到输出端静态工作点

电压传输特性曲线

以输入端电压为横轴,输出端电压为纵轴,画出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

BJT 的偏置方法

单基级电阻偏置

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只输入一个交流信号,避免输入直流信号,因此此时的偏置方法,就是将信号源和输入端用一个电容连接起来,这个电容被称作「耦合电容」(Coupling Capacitor),耦合电容可以使高频信号通过,而滤去前一级的直流分量。

然后在基极连接一个上拉电阻从而实现直流偏置,如下图

分别观察其直流分路和交流分路可以得到

直流部分,显然有关系

分压器偏置

在单基极电阻偏置的基础加上下拉电阻,构成「分压器偏置」(Voltage divider biasing)

静态工作点稳定性

相比单基极电阻偏置,分压器偏置具有「静态工作点稳定性」,若基极电压不变,环境温度变化时,由于发射极电流主要由外电场作用下的漂移引起,因此根据半导体二极管的相关性质,当温度升高,电阻降低, 上升

因此构成了负反馈,使得静态工作点稳定。

,因此 可以表示为

求静态工作点

想象 不是接在 处,而是直接接在一个 的直流电源上,那么左侧电路就是一个二端口网络,一端连着基极,另一端连着 ,根据《电路理论》中的戴维南定理,此时左侧电路可以简化为一个戴维南电源

其戴维南电源电压和内阻为

对于输入部分有关系:

解得静态工作点为

七、BJT 线性放大器

1. 放大器的分类

根据 BJT 的性质,可以制成三种不同的 BJT 放大器,它们是:「共发射极」(Common-Emitter)放大电路,「共集电极」(Common-Collector)放大电路,「共基极」(Common-Base)放大电路。

2. 基本原理

以共发射极放大器为例

在放大器工作时,B-E 结正偏,B-C 结反偏,其静态工作点满足关系

其中, 为静态工作点的

3. 图像法

根据关系

则可以在图中画出输出特性曲线和直线的交点,类似于 MOS 管放大电路的图像法,此交点叫做「静态工作点」(Q-point)

当电路接入交流输入 时,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

直线方程变为

随着 变化,静态工作点中的左图直线会上下平移,交点也在静态工作点上下变化

从上图中可以直观的感受到 的变化是如何引起 的变化。而根据关系 同样是成此比例变化的,进而影响到 ,也就是此放大器的输出端如下图

八、小信号模型

为了定量研究 BJT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除了直观的图像法之外,还必须使用数学工具进行严格的推导

1. 数学分析

对于处于线性放大区的 BJT 管,有关系

因此严格来说,它们的函数关系可以改写为

等式两边做微分可以得到

在小信号输入的情况下(为啥),令

则上式可以简单表示为

此方程意味着 BJT 可以用两个受控源和两个电阻来简化替代,如下图

其中,在 曲线中,,而在 曲线中, 表示了 的变化率

在在 曲线中, 描述了随着 变化, 的变化幅度。而在 曲线中, 为斜率

若让 ,方程可以简化为

由此,只需要一个电阻和一个受控源就可以等效替代 BJT,如下图

在小信号输入的情况下,可以将 BJT 简化为如上的电路形式,称此模型为「小信号模型」(Small-signal Model)

2. Hybrid-π 参数

称电阻 $r{be}=r\pi $,根据 PN 结的伏安特性可导出

其中 为温度电压当量,在室温下通常取 ,由于 ,因此

对于受控电流源,有关系

因此受控有多种表示形式,电流 可以表示为

称这种参数表示为 BJT 小信号模型的 Hybrid-π 参数,Hybrid-π 参数的取值取决于静态工作点。

九、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最经典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如何求解这样的放大电路呢

1. 求出静态工作点

首先将交流输入置零,电容视为开路,求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根据《电路理论》中的戴维南定理,左侧电路可以直接等效为一个戴维南电源

其参数为

由此可以求出静态工作点最重要的几个参数

2. 画出小信号模型

将直流分量置零,电容视为短路,画出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3. 求出 Hybrid-π 参数

一般来说, 都是已知的,只需要求出

4. 求出交流参数

电压增益

输出端

输入端

由此可以求出此放大器的放大倍数

若需要考虑输入电阻,则放大倍数改为

输入阻抗

即从输入端看进去的电阻

注意,输入电阻不包含交流电压源的内阻

输出阻抗

需要考虑小信号模型内部的电流源内阻

根据 KVL 可得

其中

解得

一般来说,,因此

5. 旁路电容

在发射极加上旁路电容,可以增大电压增益

十、共集电极放大器

输入端和输出端共用集电极的放大电路叫做「共集电极放大电路」(Common-Collector amplifier),或叫做「射极跟随器」(Emitter-Follower amplifier)

1. 求出静态工作点

类似于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同样需要建立戴维南等效电路电路,求出其静态工作点。

戴维南电源的参数为

静态工作点最重要的几个参数

2. 画出小信号模型

并联

3. 求出 Hybrid-π 参数

4. 求出交流参数

电压增益

对于输入端

对于输出端

得到其电压增益

通常情况下,。由于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几乎相等,相位也不变,因此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为「射极跟随器」。若需要考虑输入电阻,则放大倍数改为

输入阻抗

根据关系

因此输入阻抗可以表示为

输出阻抗

根据关系

其中 ,因此可以得到输入阻抗

由于 ,且 ,因此

小结

对于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来说

  • 电压增益小于 1,但一般情况下几乎等于 1.
  • 输入和输出同相
  • 输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